修  

 

 

 

坦白說,這是一部沉重到不能再沉重的電影。雖然只有短短的53分鐘,也沒辦法沉重到讓你睡著那麼誇張,但看完心裡有一種澱澱的感覺。因為很喜歡沈可尚導演過去的《昨日的記憶》、《遙遠星球的孩子》,所以才去看了築巢人。雖然同樣是紀錄片,卻是迥然不同的一個路線。只能說沈可尚導演真是把紀錄片越拍越真實了,真實到有點難以承受阿。

 

 

以前看的紀錄片大部分都是正向的。像是知名的《翻滾吧!男孩》、《拔一條河》...,甚至是導演的前兩部片,內容不外乎熱血、溫馨、給人什麼向上的力量blahblah。但築巢人比較像是十二夜這種,稍微偏向警世意義,或是只是單純想要傳達一個特定的觀念給觀眾,是劇情比較淡薄、很寫實的紀錄片。(近期最有名的《看見台灣》我還沒看不知道ㄎㄎ,覺得它太紅了反正遲早有機會看所以就很懶~)它的故事沒有從哪裡開始、也沒有在什麼地方就結束停止,就是很真實地在呈現一個(即使是現在)仍然持續不斷在發生的過程。就像是伸手從立夫和爸爸的人生抽了一段起來讓我們接觸的感覺,比較沒有劇情的順序脈絡。但也不會說它雜亂、很跳或空泛什麼的,因為它還是有一個主要的概念繞在裡面的。除此之外,以前看肯納症1,看的總是溫馨的那面,覺得他們雖然怪怪的,有時候會無法控制情緒和脾氣,但耿直的表達方式和直接的話語卻很可愛。不過其實立夫也有這種可愛,像是他常常會對路人沒來由地就大喊:「欸!你好!」、「哈囉!」,或是突然向發傳單的尼姑"約好"要畫明信片送給她。可是這些都是以前我們都看過的那一面。這些都是我們(或許)已經認識的肯納症。(如果想了解肯納症可以去看遙遠星球的孩子~~)

 

1肯納症:俗稱的自閉症。在醫學上,自閉症是起因於不明原因的腦傷所導致的「廣泛性發展障礙」,造成在認知、語言、知覺等方面產生學習的困難,尤其是在學習人際溝通技巧上更明顯。(by 財團法人台灣肯納自閉症基金會

 

 

 

 

 

IMG_20140126_162207

 

 

 

肯納症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像是有一道玻璃的牆,他們能看見彼此,卻又碰不到對方。因為肯納症的作祟,父母無法從孩子身上得到任何的回報,他們有時候甚至不知道孩子的感覺到底是什麼、不知道這樣的愛孩子能不能感受的到。而肯納症患者的心裡又更難揣測了。或許他們對父母也著特殊的情感,但卻無法表達。片中拍的立夫,是肯納症殘酷的那一面。

 

他會因為自己的不滿而咆嘯、爆粗口,甚至打罵父親。他會在自己的世界,不斷說著武士、壞人、某種格鬥技的招式,早上起床便對空瘋狂的揮拳,感覺這個世界之於他,永遠有許多的不滿、許多需要被"打擊"、"制裁"的事情。其實看他揮拳滿難過的,像是很努力要掙脫什麼,藉由這樣的方式一一擊破的感覺。

 

築巢人裡面有很多的沉默和停留。例如立夫對姊姊不禮貌,爸爸指正他錯誤後的那幾秒,會讓人屏息想著:不知道被責備的立夫心裡的感受是什麼?下一秒他會爆發嗎?又例如過生日時,立夫不開心,爸爸問他:「今年生日,你不快樂嗎?」他只是低著頭不回答。那一刻,他在想什麼?爸爸又在想什麼呢?那些沉默的時刻,每一次都讓人覺得快窒息了,心裡想著趕快跳過這段吧趕快跳過這段吧,是一種讓人很難以忍受的暫停時空,很難去正視、認真面對的情緒。嗯...對於這些情境導演好像是用"衝突"來形容吧。總之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在拉扯著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IMG_20140126_150414

 

 

相對於遙遠星球的孩子,築巢人沒有太多的教育內容,比較不是一部能夠透過它而認識肯納症的電影。其實真要說起來,築巢人在拍的,是立夫和爸爸之間的情感以及立夫爸爸的感受,而不是患有肯納症的立夫。我們知道的肯納症,往往跳脫不出自我封閉的個性、重複/無法克制的動作,可是我們不知道他們那種讓人無法理解的情緒和脾氣,威力其實是很強大的。有時候不只是會造成自己或是對方的肉體傷害,心裡劃下的傷痛更深、更大。像是立夫爸爸被立夫打的時候,那種內心的感受,真的讓人不敢想像。

 

築巢人的真實,也是因為立夫爸爸的誠實。「我們終究不是一個很有偉大性格的人,終究是一個一般人」當我們在面對這些殘缺的時候,這個社會好像總是告訴我們要當個勇者,要成為海倫凱勒、乙武洋匡等那些勇敢的人,作為這些人的親人,更應該要時刻的扶持。但是這些親人也有他們自己的人生、也有他的情緒阿!那個也想為自己而活,想要放棄的掙扎,是很痛苦的。「可是我們有選擇嗎?」立夫爸爸在訪談中這麼真實地說出了現實的情緒。即使有再多的缺陷,他還是自己最親的人。「感覺...有個家。有一個東西好像期待你回去,做一些事情。」築巢人的英文片名-A Rolling Stone-也正在寓意著這樣的心境。我們的人生就是不斷地在推那顆大石頭,只是他們身上的重擔比我們來的更大更重,但其實我們在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,那份愛是一樣的。

 

 

 

片尾,立夫和爸爸去爬陽明山。隨著爸爸加快的腳步和立夫僵持著的緩慢步伐,他們的距離越拉越遠,接著從爸爸的背影後開始傳來立夫的狂吼。我不知道那樣的喊叫能不能稱作「怒吼」,也不知道立夫為什麼要大叫。或許是因為爸爸無情的逕自往前走,又或許是他內心想跟上卻無法控制自己向前。過去我總覺得是家人在陪著自閉兒們一步一腳印地在過人生,直到這個畫面的出現才想到,會不會其實家人一直都是走在前面的,走在一條我們認為的「正常」的路,而兒女始終在後面想要掙脫自己、掙脫這個外殼,追上前面的「正常」。最後一幕,隨著立夫爸爸終於轉身,整個畫面卻漸漸陷入黑暗。一個殘酷的聲音迴盪:「我可能考慮把他送走,我沒有能力啊,我放棄可不可以,讓你繼續選擇你的人生,有種你對付那些人阿,廢物。有時候,一刀給他,一了百了。」

 

這句話真的,真的,太重了......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看完最後一幕的感想。這裡面有好多複雜的情緒,好多因果堆積成就了這個真實而殘酷的結尾。總之,我覺得最後一幕的衝擊力實在很大,很厲害!或許有時候電影真的只能靠自己當下的感受去體會吧。(不會寫就這樣哈哈哈)

 

 

 

IMG_20140126_162230

 

 

蜜蜂和寄居蟹們築著巢;立夫像鳥一般,不斷的撿拾各種材料,築著屬於他自己世界裡的巢;爸爸對立夫的付出,築著這個父子之間的巢。我覺得築巢人的表達方式比較直接,它就是在記錄立夫和爸爸之間的一種複雜情緒。這個情緒不完全是要探討自閉症的生活困難,或是要我們去同情他們,而是用更貼近現實的角度,去了解這樣的一個狀態。築巢人是一部和自閉症的有關的紀錄片,但不是一部只是關於自閉症的紀錄片。我不知道該不該說築巢人"好看",因為我認為紀錄片用"好看"來形容很奇怪,但我很喜歡。

 

不過其實我本來就滿喜歡紀錄片的啦哈哈哈,對我來說它是國片美的地方之一。我喜歡國片從來就不是喜歡那些文青假掰看不懂/拍得很唯美但劇情還好,或是賣弄台灣民俗/鄉土文化2的類型。(雖然近年就是這兩種最賣座)我覺得台灣國片美就美在它有一種關心社會、人生體悟...的內涵,是很有「人」味的東西,裡面的情感和背景是很深的。雖然常常在想台灣的文化到底是什麼,這個問題我也沒厲害到可以有答案,但對我來說,我覺得這份「人情」和「對生命/人生/社會的關心和熱愛」,是台灣很重要的文化。

 

2忍不住想再抱怨一次,例如總鋪師就拍得好浪費阿!!!本來真的很期待它可以好好的把辦桌文化用電影的方式去保存起來。結果也是笑笑鬧鬧就沒了,只有吳念真在介紹辦桌文化、和遊民共享食物的時候好好看而已。(其實料理醫師也可以編得很好阿,但就也有點爛爛的)

 

 

 

最後來分享一下我所知道/看過的肯納症電影。整理出來才發現比想像中多耶!

《雨人 Rain Man》應該是最多人知道的啦,就不講了。《海洋天堂》爆炸好看,在說癌症末期的父親訓練兒子穿衣服、搭公車...,希望他沒有自己還能獨立生活的故事,有推!林正盛導演《一閃一閃亮晶晶》,也是比較溫馨可愛的那種,不過我只有看過幾個段落而已,之前靜宜租了就跟著看了一下。《Temple Grandin》我不知道中文翻譯什麼,是真人真事改編的一部電影。在Temple的世界,所有的東西都是藉由圖像來呈現,她會把外界接受到的刺激、觀察到的現象,通通轉換成線條和圖像。後來她藉由這樣的能力發展了一套屠宰牛隻的系統(牛群在逃命的時候會沿著一定的路線跑),算是很有成就的自閉症者。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部肯納症電影,還不錯看。之前還有在公視看過一部《老街狂想曲》,主角是亞斯伯格症患者,演的還算可以啦,不過劇情感覺上哪裡差了一點。另外,雖然不是電影,《沒有名字的甜點店》裡面郝劭文的角色也是亞斯伯格症患者,他演得好好~~~超喜歡ㄎㄎ。最後當然是可尚導演的《遙遠星球的孩子》,是分為四個小段落的紀錄片。忠心推薦對自閉症沒什麼了解的人可以去看。因為當初是有點刻意要拍給大眾看的感覺,所以內容非常容易了解也不會很生硬。其中甚至透過動畫來呈現肯納症的介紹,可以知道很多小知識,輕鬆又好看,好像很多學校會拿來當教學的影片來放。(偷偷說:Youtube可以找到全集:P 不過其實導演就是希望可以透過網路大量傳播啦)

 

 

 

 

 

murmur:一直覺得築巢人的海報會讓我聯想到廚師...

延伸閱讀:台北電影獎∥築巢人5分鐘短片放映週報∥專訪沈可尚天下∥周日影評(林木材)呼叫政府∥沈可尚談紀錄片網友整理映後座談紀錄

 

---

要把感想寫得"好看",似乎也有點像要把紀錄片拍的"好看"一樣怪。

我到底想要寫的是怎樣的感想?其實自己也不知道

 

 

不過我知道自己距離完全看懂一部電影,可以有厲害的觀點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啦......

 

arrow
arrow

    小白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